2024-12-04
11月18至1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期間,在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科技部基礎司共同指導下,環境發展中心牽頭主辦了“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實踐與合作”“積極防范氣候風險 建設低碳韌性城市”兩場中國角主題邊會。環境發展中心副主任於俊杰出席活動并致辭。
中外嘉賓就國家重點低碳技術征集推廣實施、中國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綠色價值實現、中國CCUS的創新行動等中國低碳技術推廣應用政策與實踐進行互動交流。《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有關技術方代表,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倫敦大學學院、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代表分享了低碳技術創新應用典型案例。
邊會邀請中外嘉賓分享了加強早期預警和氣候適應的典型案例和生動實踐。同時,成都、蘇州、深圳、九江等中國城市代表和迪拜、卡拉奇、悉尼、巴塞羅那、威尼斯、河濱等國際城市代表分享交流了各自在低碳城市和氣候適應型城市、氣候韌性城市建設方面的進展情況和經驗做法。
邊會發布了《中國碳中和技術發展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與會嘉賓就我國碳中和技術的發展路徑與主要挑戰開展了交流互動,充分肯定了《路線圖》的研究成果以及對推動碳中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
兩場邊會均由環境發展中心牽頭,分別聯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專業委員會、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國家建筑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等單位共同主辦。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中央企業、國際組織、社會團體代表等近300名代表現場參加了邊會,反響熱烈。